文字字級
第一章 牛頭村與千里古道
江湖,還有人嗎?
響亮的喊叫聲迴盪在二十一尖山群峰間,嚇飛了幾隻停歇在樹上的鳥。
兩個綁著頭巾的少年站在森林岩石區最高的那塊石頭上,其中身材較結實的是綁著灰色頭巾的少年,他把兩手圈在嘴邊,朝著遠方又喊了一聲:「江湖,還有人嗎?」
另一個身材較瘦弱的少年跳下石頭,背起地上裝滿柴火的籮筐,仰頭對站在石頭上的少年喊著:「走吧!康亮,該回家了。」
「粗小皮,咱們一起離開牛頭村去東大城見識見識,如何?」康亮說:「那裡肯定有江湖。」
「可我喜歡牛頭村,我喜歡陪著老粗師傅。」粗小皮一邊調整紅色頭巾一邊說著。
「江湖,沒人啦!來個人吧!」康亮又在石頭上鬼吼鬼叫。
一隻蚱蜢從草地上跳了一下,剛好跳到粗小皮腳邊,粗小皮看著蚱蜢覺得有趣。「江湖有沒有人,要看是誰的江湖。這隻蚱蜢的江湖裡有青蛙、蒼蠅、蟋蟀和雞,蚱蜢的江湖可熱鬧了。」
康亮從石頭上跳下來,彎下腰看著蚱蜢說:「粗小皮,你說漏了,還有我們人哪!人也在蚱蜢的江湖裡。這蚱蜢吃咱們的玉米穀子,咱們就要送牠們上西天。咱們在蚱蜢的江湖裡,好過沒江湖,是吧!」
康亮伸手想抓住那蚱蜢,卻反被蚱蜢的鐮刀腿劃出一道血痕。
「哇!這隻蚱蜢出手還真快,真有點本事,是江湖高手哪!」康亮甩甩手將眼睛逼近蚱蜢,再度伸手作勢要抓牠。他這下可看清楚了,當自己的手接近蚱蜢時,牠迅速地抬起後腿掃向康亮的手,那枯草色的小腿上有一整排尖刺,方才他就是被那排尖刺給刺傷了手。這次康亮迅速將手縮回來。
「這就是你的武器是吧?看我的厲害。」康亮脫下他的鞋,準備反擊。當他高高舉起鞋子時,突然從石頭後方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說著:「你嗓門還真是大呢,喊得連雷爾鎮都聽到了。」一個肚子微凸的中年男子從另一顆石頭後面走了出來。
康亮和粗小皮站直身子,看著這名陌生男子。他穿著一襲湛藍色長衫,長髮整齊地束成一個小圓球擱在頭頂,有著書生模樣。
「你剛剛為什麼說江湖沒人了?」那男子看著康亮問。
「牛頭村的江湖消失了。」康亮一邊穿鞋一邊指著村子的方向說:「曾經有的,後來消失了,只剩下蚱蜢有江湖。」
「你說錯了,江湖從來就沒有消失,不然怎麼有人一天到晚把江湖掛嘴邊?」那男子說:「就像一個水缸,它永遠是水缸,只是裡面暫時沒有水了。江湖,永遠都在。」
那男子仰頭看了看天,若有所思地說著:「不過,看來很快就要下雨了,水缸很快就會有水了。」
康亮和粗小皮幾乎同時仰頭看天,天藍得很哪!一朵雲都沒有,哪來的雨啊?
「請問先生打哪兒過來?要去哪兒呢?」粗小皮沒見過這人,一般經過牛頭村的商旅,趕路都來不及了,不會有這閒情走入森林賞景。
「別急,我們很快就會見面了。」那男子說完轉身朝森林裡走去,走了幾步忽然停下腳步,回過頭對兩個少年說:「你們剛剛說的,蚱蜢的江湖,嗯,很有意思。我喜歡,蚱蜢的江湖。哈哈,有意思。」
兩個少年看著那男子的背影消失在森林裡。
一隻鷹在十三尖山頭盤旋,所有會移動的東西都會吸引牠的目光,牠看了兩少年一眼,他們背著籮筐朝村子走去。鷹很快就轉移視線,他們不是牠的目標。鷹看著牛頭村,那形狀就像一隻大牛頭,在右邊的牛角根上有一個大水池,池上有一群鴨子,鷹在空中盤旋,尋找機會。牠曾經幾乎要得手了,俯衝下去,逮到一隻鴨子正要起飛,卻被坐在一旁的老人扔出來的東西擊中翅膀,只好放下鴨子。此刻,那老人就坐在水池旁,今天不是個好日子。
養鴨老劉坐在水池旁的涼椅上,悠哉悠哉地喝著茶,看山,看路過的人。
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的人,老劉覺得有趣。
牛頭村的位置就在十三尖山的山腳下。
一條千里古道將塔伊鎮、牛頭村和雷爾鎮串連起來,形成一條商道,許多人仰賴這條古道為生,做些小生意小買賣,代買日用雜貨,跑腿送信,一年走上幾十回。
二十一尖山連峰,綿延的山凸起二十一個尖峰,一路從塔伊鎮延伸到牛頭村和雷爾鎮,最後一座山峰就矗立在雷爾鎮郊外的明鏡湖邊。湖的那頭是招搖山,搭船渡湖,上了岸繞過招搖山再穿越一片森林,就到熱鬧的東大城了。東大城往東走三天就到大京城,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。
現在是誰在當皇帝?
誰知道?牛頭村是天皇老子也管不著的一個小山城。
不管誰在當皇帝,生活不也是這樣過嗎?
如果你從雷爾鎮那頭往塔伊鎮的方向走,經過牛頭村、塔伊鎮,再往前走個半天,就可以到西大城,那也是個大城市,只比東大城略小一些。
牛頭村安安靜靜地倚著山、傍著拉庫拉庫溪,經過了幾個朝代,沒多大發展也沒多少衰敗,不管你打塔伊鎮或雷爾鎮來,都得經過牛頭村,而且你只能靠著雙腳步行。拉匹騾子或驢子馱物運貨還行,若想在古道上騎匹馬,那肯定把頭給磕破了。
這古道是硬從岩石壁上鑿開的,一邊是山壁,另一邊就是陡直的懸崖,懸崖底部就是湍急的拉庫拉庫溪,溪流一路奔騰,最後流進了雷爾鎮的明鏡湖。古道上到處是低矮的怪石,有些岩石堅硬得鑿不開,只好避開了,大家就低頭彎腰走過。山壁上方的樹為了爭取空間,將樹枝伸到古道上來,整條古道頂部這兒高,那兒矮,那兒又是天然石壁高聳向天,不遠處又橫過一根樹枝;這裡空曠得抬頭就看見一片藍天,陽光大剌剌曬進來,而那裡就陰暗潮溼,不見天日。
當時人們只想鑿開一條路,直接通往塔伊鎮或雷爾鎮,就這麼一鑿一鑿地鑿出一條古道。走在古道上的旅人走得腿都痠了,總是要抱怨兩句,怎不鑿寬點兒呢?如果能跑上一匹馬那該有多快呀!但是,鑿山的力氣幾百年前就用盡了,現在沒有人有那閒工夫去鑿山了,大家都忙著呢!
就這麼的,一條古道千年不變。
牛頭村,輪廓就像一隻大牛頭,兩隻彎彎的牛角朝著尖山連峰彎過去,村子的房舍密集地分布在牛的臉上。牛下巴再過去是一個大陡坡,坡下是一個垂直的大斷崖,谷底就是拉庫拉庫溪。
比起塔伊鎮和雷爾鎮,牛頭村更有自己的個性。它是村,發展不了鎮,因為地方小,想發展也沒多餘土地可蓋房。村裡的客棧就有二十間,是塔伊鎮和雷爾鎮加起來的總和。一個小村哪需要那麼多客棧?但牛頭村就需要那麼多。因為路程遠的關係,往來塔伊鎮或雷爾鎮的客商非得在牛頭村住一宿。從塔伊鎮到牛頭村得走上一天,天亮就起程,太陽下山就到牛頭村了;第二天再走一天到雷爾鎮,再搭船到東大城。
什麼大生意必須這麼辛苦走上兩天?
有路有村子有人就有生意。背伕,專門為這兩個鎮一個村的民生需要跑腿,誰下訂單就幫誰買東西,一年到頭這麼走呀走的,一家老小就這麼養活了。還有賣藥的、賣麵粉的、賣各種材料的,都靠這條古道營生。日子久了,人們也不當自己是過客,牛頭村到處是朋友,住一宿,吃頓飯,喝盅酒,聊個天,次數多了就是朋友了。
牛頭村除了客棧業發達,還有一種行業也熱鬧,就是補鞋。從塔伊鎮走一天古道才到牛頭村,還得再走一天才能離開古道完成這趟行程,這樣的奔波,誰不踩壞幾雙鞋?
江湖,還有人嗎?
響亮的喊叫聲迴盪在二十一尖山群峰間,嚇飛了幾隻停歇在樹上的鳥。
兩個綁著頭巾的少年站在森林岩石區最高的那塊石頭上,其中身材較結實的是綁著灰色頭巾的少年,他把兩手圈在嘴邊,朝著遠方又喊了一聲:「江湖,還有人嗎?」
另一個身材較瘦弱的少年跳下石頭,背起地上裝滿柴火的籮筐,仰頭對站在石頭上的少年喊著:「走吧!康亮,該回家了。」
「粗小皮,咱們一起離開牛頭村去東大城見識見識,如何?」康亮說:「那裡肯定有江湖。」
「可我喜歡牛頭村,我喜歡陪著老粗師傅。」粗小皮一邊調整紅色頭巾一邊說著。
「江湖,沒人啦!來個人吧!」康亮又在石頭上鬼吼鬼叫。
一隻蚱蜢從草地上跳了一下,剛好跳到粗小皮腳邊,粗小皮看著蚱蜢覺得有趣。「江湖有沒有人,要看是誰的江湖。這隻蚱蜢的江湖裡有青蛙、蒼蠅、蟋蟀和雞,蚱蜢的江湖可熱鬧了。」
康亮從石頭上跳下來,彎下腰看著蚱蜢說:「粗小皮,你說漏了,還有我們人哪!人也在蚱蜢的江湖裡。這蚱蜢吃咱們的玉米穀子,咱們就要送牠們上西天。咱們在蚱蜢的江湖裡,好過沒江湖,是吧!」
康亮伸手想抓住那蚱蜢,卻反被蚱蜢的鐮刀腿劃出一道血痕。
「哇!這隻蚱蜢出手還真快,真有點本事,是江湖高手哪!」康亮甩甩手將眼睛逼近蚱蜢,再度伸手作勢要抓牠。他這下可看清楚了,當自己的手接近蚱蜢時,牠迅速地抬起後腿掃向康亮的手,那枯草色的小腿上有一整排尖刺,方才他就是被那排尖刺給刺傷了手。這次康亮迅速將手縮回來。
「這就是你的武器是吧?看我的厲害。」康亮脫下他的鞋,準備反擊。當他高高舉起鞋子時,突然從石頭後方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說著:「你嗓門還真是大呢,喊得連雷爾鎮都聽到了。」一個肚子微凸的中年男子從另一顆石頭後面走了出來。
康亮和粗小皮站直身子,看著這名陌生男子。他穿著一襲湛藍色長衫,長髮整齊地束成一個小圓球擱在頭頂,有著書生模樣。
「你剛剛為什麼說江湖沒人了?」那男子看著康亮問。
「牛頭村的江湖消失了。」康亮一邊穿鞋一邊指著村子的方向說:「曾經有的,後來消失了,只剩下蚱蜢有江湖。」
「你說錯了,江湖從來就沒有消失,不然怎麼有人一天到晚把江湖掛嘴邊?」那男子說:「就像一個水缸,它永遠是水缸,只是裡面暫時沒有水了。江湖,永遠都在。」
那男子仰頭看了看天,若有所思地說著:「不過,看來很快就要下雨了,水缸很快就會有水了。」
康亮和粗小皮幾乎同時仰頭看天,天藍得很哪!一朵雲都沒有,哪來的雨啊?
「請問先生打哪兒過來?要去哪兒呢?」粗小皮沒見過這人,一般經過牛頭村的商旅,趕路都來不及了,不會有這閒情走入森林賞景。
「別急,我們很快就會見面了。」那男子說完轉身朝森林裡走去,走了幾步忽然停下腳步,回過頭對兩個少年說:「你們剛剛說的,蚱蜢的江湖,嗯,很有意思。我喜歡,蚱蜢的江湖。哈哈,有意思。」
兩個少年看著那男子的背影消失在森林裡。
一隻鷹在十三尖山頭盤旋,所有會移動的東西都會吸引牠的目光,牠看了兩少年一眼,他們背著籮筐朝村子走去。鷹很快就轉移視線,他們不是牠的目標。鷹看著牛頭村,那形狀就像一隻大牛頭,在右邊的牛角根上有一個大水池,池上有一群鴨子,鷹在空中盤旋,尋找機會。牠曾經幾乎要得手了,俯衝下去,逮到一隻鴨子正要起飛,卻被坐在一旁的老人扔出來的東西擊中翅膀,只好放下鴨子。此刻,那老人就坐在水池旁,今天不是個好日子。
養鴨老劉坐在水池旁的涼椅上,悠哉悠哉地喝著茶,看山,看路過的人。
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的人,老劉覺得有趣。
牛頭村的位置就在十三尖山的山腳下。
一條千里古道將塔伊鎮、牛頭村和雷爾鎮串連起來,形成一條商道,許多人仰賴這條古道為生,做些小生意小買賣,代買日用雜貨,跑腿送信,一年走上幾十回。
二十一尖山連峰,綿延的山凸起二十一個尖峰,一路從塔伊鎮延伸到牛頭村和雷爾鎮,最後一座山峰就矗立在雷爾鎮郊外的明鏡湖邊。湖的那頭是招搖山,搭船渡湖,上了岸繞過招搖山再穿越一片森林,就到熱鬧的東大城了。東大城往東走三天就到大京城,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。
現在是誰在當皇帝?
誰知道?牛頭村是天皇老子也管不著的一個小山城。
不管誰在當皇帝,生活不也是這樣過嗎?
如果你從雷爾鎮那頭往塔伊鎮的方向走,經過牛頭村、塔伊鎮,再往前走個半天,就可以到西大城,那也是個大城市,只比東大城略小一些。
牛頭村安安靜靜地倚著山、傍著拉庫拉庫溪,經過了幾個朝代,沒多大發展也沒多少衰敗,不管你打塔伊鎮或雷爾鎮來,都得經過牛頭村,而且你只能靠著雙腳步行。拉匹騾子或驢子馱物運貨還行,若想在古道上騎匹馬,那肯定把頭給磕破了。
這古道是硬從岩石壁上鑿開的,一邊是山壁,另一邊就是陡直的懸崖,懸崖底部就是湍急的拉庫拉庫溪,溪流一路奔騰,最後流進了雷爾鎮的明鏡湖。古道上到處是低矮的怪石,有些岩石堅硬得鑿不開,只好避開了,大家就低頭彎腰走過。山壁上方的樹為了爭取空間,將樹枝伸到古道上來,整條古道頂部這兒高,那兒矮,那兒又是天然石壁高聳向天,不遠處又橫過一根樹枝;這裡空曠得抬頭就看見一片藍天,陽光大剌剌曬進來,而那裡就陰暗潮溼,不見天日。
當時人們只想鑿開一條路,直接通往塔伊鎮或雷爾鎮,就這麼一鑿一鑿地鑿出一條古道。走在古道上的旅人走得腿都痠了,總是要抱怨兩句,怎不鑿寬點兒呢?如果能跑上一匹馬那該有多快呀!但是,鑿山的力氣幾百年前就用盡了,現在沒有人有那閒工夫去鑿山了,大家都忙著呢!
就這麼的,一條古道千年不變。
牛頭村,輪廓就像一隻大牛頭,兩隻彎彎的牛角朝著尖山連峰彎過去,村子的房舍密集地分布在牛的臉上。牛下巴再過去是一個大陡坡,坡下是一個垂直的大斷崖,谷底就是拉庫拉庫溪。
比起塔伊鎮和雷爾鎮,牛頭村更有自己的個性。它是村,發展不了鎮,因為地方小,想發展也沒多餘土地可蓋房。村裡的客棧就有二十間,是塔伊鎮和雷爾鎮加起來的總和。一個小村哪需要那麼多客棧?但牛頭村就需要那麼多。因為路程遠的關係,往來塔伊鎮或雷爾鎮的客商非得在牛頭村住一宿。從塔伊鎮到牛頭村得走上一天,天亮就起程,太陽下山就到牛頭村了;第二天再走一天到雷爾鎮,再搭船到東大城。
什麼大生意必須這麼辛苦走上兩天?
有路有村子有人就有生意。背伕,專門為這兩個鎮一個村的民生需要跑腿,誰下訂單就幫誰買東西,一年到頭這麼走呀走的,一家老小就這麼養活了。還有賣藥的、賣麵粉的、賣各種材料的,都靠這條古道營生。日子久了,人們也不當自己是過客,牛頭村到處是朋友,住一宿,吃頓飯,喝盅酒,聊個天,次數多了就是朋友了。
牛頭村除了客棧業發達,還有一種行業也熱鬧,就是補鞋。從塔伊鎮走一天古道才到牛頭村,還得再走一天才能離開古道完成這趟行程,這樣的奔波,誰不踩壞幾雙鞋?